有效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 全面做好重大病虫监控2019年全国植保植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网讯为推进植保体系建设,提高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服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11月21-2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福建省福州市组织召开了2019年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长会议。今年以来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将连续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植检植保工作在积极有效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和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国农业生产丰收,为守住“三农”国民经济“战略后院”,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指出,一年来,植保植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了一个目标:即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防控,有效控制了重大病虫危害,实现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总目标。全年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75亿亩次,共挽回粮食损失9000万吨、蔬菜损失2.3亿吨、果品损失7300万吨,分别占全国粮食、蔬菜和果品总产的14%、28%和25%左右,为实现“虫口夺粮”,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出了新的贡献。
会议认为,一年来植检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有两大成效:一是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主动有效。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预警的跨洲际、跨国界、跨省区的迁飞性重大农业害虫。今年1月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并快速向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扩散蔓延,对我国粮食及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农业农村部严密部署、各地强化属地责任、产学研联合协作攻关,全国植保体系加密布控监测、全面阻截防控,取得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发挥了一支能战斗的专业植保队伍应有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二是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成效显著。通过全面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和组织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控行动,大大压低了病虫害重发为害势头,为保障全年粮食总产站稳1.3万亿斤台阶作出了贡献。在病虫测报上,全国31个省级植保站及1030个病虫测报区域站积极开展主要重大病虫害监测调查,上报监测数据25.8万张518万项。全国及省级植保机构共发布病虫情报600多期,带动体系发布预报信息3万多期,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如黑龙江省争取省级2000万元专项病虫监测经费,在全省建立监测网点2000个,每个网点聘用1名农民测报员,全年共获取图片数据10.7万张、报表数据280万条,极大地提高了监测准确性。在疫情阻截防控上,强化引种审批,强化疫情检疫处置,如宁夏上年暴发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得到有效遏制,保障当地硒沙瓜特色产业安全。在重大病虫防控上,通过提前制定防控技术方案,组织开展小麦赤霉病、水稻迁飞性害虫等专项防控行动,将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如针对小麦赤霉病,江苏、安徽和河南等省各级植保机构出动技术人员4000多人次,组织开展防治2亿多亩次,把1亿多亩的发生风险降到了4000万亩以下。
会议认为,明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植检植保工作主要面临三大形势:一是种植业生产压力仍然较大。国内外市场的联动越来越紧密,资源环境的弦绷得越来越紧,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稳中有变。从病虫演替规律看,发生周期在变;从病虫危害程度看,主次种类在变;从病虫抗药性看,防控策略在变;从农产品流通看,病虫传入风险在变。三是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对植保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方面,我国农药使用在实现零增长的基础上已经连续4年负增长,农药减量的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新发害虫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定殖后,由于发生规律不清、技术经验不足,客观上需要加大农药应急防治力度,使农药减量是难上加难。
会议强调,做好2020年的植检植保工作,主要有四大任务:一是做好重大病虫疫情防控,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首要任务是全力打好草地贪夜蛾阻截战。二是加强扶持引导,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三是以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推动病虫疫情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推进精准测报服务农药减量。四是加大新产品试验示范,加快新器械更新换代,加强新技术集成示范,不断提升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王敬东、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明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副主任许发辉分别主持。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及全国31个省(区、市)植保(植检)站(局)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保站、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福建、山西、黑龙江、湖南、云南、山东6省植保植检站作了经验交流。
附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