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果蔬类

正文

刷爆朋友圈的椰子冻 实测4只菌落总数每平方厘米5万-10万个

发布日期:2015-07-16  来源:都市快报   浏览次数:21335

中国食品网讯: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中国食品网讯 据都市快报,最近好奇君身边很多小伙伴都在吃一种号称来自越南的美食——椰子冻。但你要想吃的话,市面上的水果店或者超市还买不到。

  好奇君跑了好几家水果店,店里都没进椰子冻,店老板们的回答简单、一致:“太容易坏。”

  现在想买椰子冻只能网购,比如淘宝或者微商。产地除了越南之外,还有泰国、海南等地。在微信朋友圈里椰子冻被刷到爆,卖家们都宣称“纯天然、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孕妇都能吃”,但保质期很短,冷藏只有2—4天,要求收货即食。(图一)

  当然网上也有质疑的声音。

  有网友就爆料,微信朋友圈里卖三四十元一个的椰子冻,在越南当地只卖5块钱。

  还有媒体曝光了椰子冻“恐怖”的制作过程——手工作坊里的卫生条件差到极点!

  那么,椰子冻到底安不安全呢?

  《好奇实验室》口说无凭,实验为证。

  实测4只椰子冻

  菌落总数每平方厘米5万-10万个

  《好奇实验室》随机网购了4只椰子冻,用的都是顺丰快递,杭州第二天到货。

  4只椰子冻全都在保质期之内,外包装都用的是泡沫箱,里面有保鲜冰袋,但都已融化成了水,打开外包装后,内部情况却有差异——

  保鲜方面,有的椰子冻用食品袋真空包装,有的只用保鲜膜随意裹上一圈,有的包装袋都破掉了。

  椰子冻形态方面,有的很像双皮奶,有的水分很多,但有的却很黏稠,看得出制作工艺并没一个统一的标准。

  《好奇实验室》委托了杭州红会医院检验科的丁士标医生对这4只椰子冻做了一次微生物检测,为了有一个对比,丁医生同时对市面上销售的果冻也做了同样的检测。

  菌落培养了24小时后,结果是——

  无菌的,而且渗透压和血液相当,电影《我是谁》中成龙用椰子汁来救急输液的桥段并非夸张。

  但这么厉害的椰子汁却有个无法克服的短板——1天就变质,加料就变味。

  由于椰子汁富含糖分和氨基酸,杀菌后会产生一股“红糖味”,味道也就变了,所以我们日常喝到的罐装椰汁并不是用椰子汁做成的,而是用椰肉加工而成。目前只有在巴西、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椰子水才会被加工成饮料进行销售,但还是存在保质期短、不能保持椰子水原有风味和一氧化硫浓度偏高等问题。

  椰子汁存放时间不长,这是食品行业至今还在攻克的难题,到了某些手工作坊做的椰子冻就搞定了?

  椰子冻的细菌从哪来?

  家中自制就保险吗?

  “椰子汁是无菌的,但椰子一旦打开之后,环境的细菌就会进入。”丁士标医生说,“椰子冻本身营养丰富,加上没有防腐剂,在运输中车厢温度高、超过20℃,半小时之内细菌就会繁殖出下一代。”

  那如果减掉运输环节,自制椰子冻是否安全卫生呢?

  有网友晒出家中自制椰子冻步骤——

  第一步:取出椰汁;

  第二步:加入椰浆;

  第三步:加入食用明胶,拌匀(又叫鱼胶或吉利丁片,起到凝固作用);

  第四步:倒回椰子壳,冷冻2小时左右。

  《好奇实验室》照此自制了一款椰子冻再次送检,结果菌落总数还是超标了。

  果冻:菌落总数是0。

  4只椰子冻:菌落总数每平方厘米5万-10万个,属于严重超标。

  丁医生说,这里面大概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三大类。这些都是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能够引起腹泻,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过量的话,会引起食物中毒。

  椰子汁确实是好东西

  但加工技术还是世界难题

  2010年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上,美国选手伊斯内尔与马胡特对决了11小时5分钟,创下耗时最长的职业网球比赛纪录,当时伊斯内尔补充体能所喝的就是椰子汁和水的混合饮料。

  椰子汁之所以能替代功能饮料,是因为它实际上是电解质混合物,钾含量比香蕉还高,电解质在钾的帮助下,能迅速进入血液,防止脱水。

  除了钾,椰子水还富含镁元素,而镁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此外,椰子汁还能增强肾脏、血液循环,有极好的利尿作用。

  所以在野外生存中,椰子汁确实能救命,真到山穷水尽甚至能用来挂水,国外有许多专业机构都研究过椰子水用于静脉注射的可行性,有篇发表在《美国急诊医学杂志》上的文章里,就提到了在索罗门群岛上为当地病患静脉注射椰子汁的成功案例——只要椰壳没有破损,里面的椰汁就是

  “首先我认为这个包装是不合格的。”丁士标医生说,椰子冻是用椰子壳包装的,切开的椰子壳也是含水分的,而细菌在湿润的环境中很容易繁殖。

  “要生产卫生合格的椰子冻,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而且对包装的椰子壳进行杀菌处理。如果是手工作坊的产品,卫生安全是很难达到要求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