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罐头热封强度不合格案例
产品:出口软罐头
背景:
软罐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1979年开始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全实现了设备、包装材料国产化。已开发的产品系列有肉禽类、蔬菜类、水产类、米饭类四大产品系列,120多个品种,特别是软罐头中炒菜系列,实现了中式美味菜肴工业化生产。
蒸煮袋软罐头食品通常是将加工原料装入两层或三层复合袋内,经密封、高温高压短时间杀菌制成的食品。蒸煮袋软罐头同玻璃瓶、马口铁罐头相比更具有优势,在常温下保存良好,制品在一年内不失掉商品价值。其色、香、味、组织形态及营养价值都优于硬罐头。而且包装轻巧,携带方便,开启容易,食用方便。另外,生产时也节约能源,占库房面积小,包装材料也便于专门厂家生产,运输方便。
本案例涉及的企业为某肉类罐头食品生产企业,拥有两条生产线,包装机为韩国进口,公司设备技术水平在国内属中档。产品包装为4层加厚的铝箔袋,目前在国内本行业中应用不多,产品不加任何防腐剂,保质期为2年。笔者负责生产现场及成品的质量保证工作。
本案例涉及的产品是出口软罐头,其工艺流程为:
原料→解冻→切丁→煮制→通过金属探测器→灌封→杀菌→喷码→装中转箱→中转库暂存→(七天后装纸箱入成品库)分类码垛存放→待发货
质量事件:
现场QC在检查中发现,B线灌封机生产的产品热封强度为32.06N/15mm,低于本公司《检验规程》中热封强度应≥34.32N/15mm的规定,判定为产品的热封强度不合格。QC对B线的产品重新抽样检测热封强度,检测结果为“合格”。根据热封强度的不稳定性,QC将热封强度的检测频率由常规的“每条生产线每2小时检测一次”(SN/T0400.10-2002标准规定)改为“半小时检测一次”。
经过连续监控发现,B线产品的热封强度仍有非连续性的不合格情况发生。同时,A 线产品也开始出现相同的情况,且两条生产线合格产品的热封强度值均呈下降趋势。
调查分析:
经过对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除了包装袋更换为新进的一批外,影响热封强度的其他参数均没有改变,灌封机的参数设置也没进行任何更改。考虑到产品的热封强度普遍下降,我们首先怀疑包装袋的质量可能有问题,于是去档案室查阅此批包装袋的进货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合格。同时立即致电包装袋供应商,将目前情况说明,询问本批包装袋的原料、工艺、加工等有无改动,得到的答复是此批包装袋是完全按照我方标准生产的,生产相关因素无任何改动。
排除了包装袋的问题,那么造成热封强度不够的情况就应该是封口加工过程中某些因素所导致。一般情况下,封口过程中容易造成热封强度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如果产生封口夹料,就会影响产品的热封强度,此种情况所产生的不合格品只出现在夹料的产品里,呈非连续性;二是,夹板有异物而导致封口不严,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热封强度。通过观察发现,热封强度低的产品并没有夹料的情况,同时灌封机的漏斗、加汤器等均无汤汁残留,另外,清理灌封机夹板,贴上新的热封布,但依然出现热封强度低的情况,所以“封口夹料”和“夹板有异物”这两种情况也被排除掉了。
QC继续在生产现场观察发现,如果封口时夹板的压力不稳定的话,也可能导致热封强度不合格,于是,检查调节压力的螺丝,发现螺丝已经松动,操作员工将螺丝钮紧,产品的热封强度马上转为正常状态。
经分析认为,灌封机上调节夹板压力的螺丝因长时间的机械震动而产生松动,导致封口时夹板压力不稳定,最终造成热封强度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而导致出现不合格品。
整改措施:
1.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封强度不稳定的产品全部隔离、封存,待评估后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决定。
2.修改《灌封机作业标准书》,增加如下内容:每次开机之前由当班班长检查灌封机上调节夹板压力的螺丝的松紧度,并对操作员工实施培训。
3.举一反三。通过此事例,设备部和各车间维修人员,要对照各类设备的《说明书》检查各类设备的《作业标准书》是否还有不完善之处,同时应加强对各类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经验证,上述纠正措施有效,没再发生热封强度不合格的情况。
工作总结:
产品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大到原料品质,小到螺丝松紧,往往在我们还没有发觉的时候,质量就已经偏离了我们所要求的标准,所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潜在危害,应实施认真的策划、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消除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合格产品。
查找质量事故的发生原因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还需要生产、供应、品管、技术等各方面人员的通力合作。我们不仅要从大的方面入手,还应该关注小的细节。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彻底消除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编辑:foodnews
标签:
上一篇:软包装罐头杀菌后爆袋案例
下一篇:龟苓膏微生物严重超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