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品安全科普跑在谣言前面
正如大家所看到、听到的那样,近年来,涉及食品安全的谣言已成为一大社会顽症。据统计,在各种网络谣言中,食品类谣言占到45%,食安问题已经成为网络造谣、传谣的重灾区。如今年早些时候,一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并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有人假借所谓“科学实验”,造谣某品牌紫菜为塑料制品假冒,引起恐慌。在食品安全领域,类似网上造谣、传谣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从“纸馅肉包子”到“棉花肉松”,从“低钠盐是夺命盐”再到“塑料紫菜”事件,食品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社会大众的神经,加之互联网的监管不力,这些谣言在网络上的几何式扩散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更为严重的是,涉及食品安全的谣言肆意泛滥,不仅导致了国内民众的过度恐慌和由此可能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和国际形象。其后果,一是导致国外借机抬高进口中国食品的技术门槛;二是直接损害中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利益;三是削弱食品业“中国制造”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美誉度,加之某些无良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使国外客户和消费者对“中国制造”食品的信任度大减。造成这些不良后果的原因固多,涉及食品安全的谣言泛滥则在其中“功不可没”。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正确导向以外,还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消费者进行科学引导,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 做好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的前提是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认识论。有点哲学常识的都知道,以偏概全是认识论上的大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据国家质检总局提供的数据,在历次质量抽检中,100%合格的产品类别凤毛麟角,99%的合格率已经是相当的一个“高分”。既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食品安全这事儿,同样不能苛求完美无缺或万无一失,即便是食品安全控制更加严苛的发达国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更不敢对此拍胸脯、打保票。照理说越是发达国家,其食品安全水平应该是越高。但即使在今天,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而食品安全科普要做的就是,在不存在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消费者通过自身掌握的科学常识,去辨识什么是风险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并因而减少此类风险对自身带来的损失。
如以公众最关心的食品添加剂为例: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比如可乐,其颜色来自食用色素,味道来自可乐香精、酸味剂;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是防腐剂;发馒头要用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是膨松剂。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就是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跟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从某种程度上讲,食品添加剂是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技文明发展的标志。无论是传统食品还是现代食品、中餐还是西餐,食品添加剂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道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心知肚明的,加上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渲染报道,把添加剂妖魔化,错以为但凡添加剂都对人体有害。是的,添加剂如果单从毒理学角度上来讲,很多是有一定毒性的。但是在食品当中,只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对人体就没有危害,甚至有的对人体还是有益的。换句话说,如果仅仅从普通人的常识逻辑看,卤水豆腐中的卤水确实有毒,可乐中的酸味剂确实是磷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照某些人的伪科学谬论,这么多年我们岂不是服了很多毒?还能活到今天吗? 那么,食品添加剂怎样才能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又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呢?理论上可以说很多,关键只有一条,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来使用,只要不超范围,不超量,就不必担心。
总之,要让涉及食品安全的谣言没有市场,除了要加大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以外,更要让食品安全科普跑在谣言前面,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组织专家学者和高校师资,以明白易懂、便于传播的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不信谣不传谣,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高自我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才能最终形成食品安全全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
(中国食品业诚信联盟副主席 张签名)
微信公众号:食品质量管理同步,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想交流了解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后留言或加客服微信food-qm为好友,备注“公司-岗位-产品”。
编辑:foodqm
标签:
上一篇:调味品选购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