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微信账号
微信扫描,添加关注
展开

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安全 » 安全预警

正文

山东通报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方便食品、糕点、食用农产品等

发布日期:2021-01-09  来源: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834

中国食品网讯

1月8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1期(总第274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检出方便食品糕点食用农产品调味品饮料5大类食品18批次样品不合格,涉及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等问题。
 
  12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12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其中,9批次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分别为东营市东营区山东鑫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胡林云销售的小白菜(普通白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营市东营区山东鑫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胡林云销售的小油菜(普通白菜),氟虫腈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章丘市刁镇张官蔬菜批发市场姜克强销售的普通白菜(小油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济南市历城区陈佃虎蔬菜经营部销售的豇豆,灭蝇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即墨市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兰振成销售的菠菜,阿维菌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临清市桑树园宋新菜店销售的豇豆,灭蝇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临清市桑树园蔬菜市场汪新销售的豇豆,灭蝇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梅振海销售的小白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青岛市城阳蔬菜交易批发市场王晓丽销售的韭菜,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青岛市城阳蔬菜交易批发市场张克庭销售的来自潍坊高密夏庄益民村(供应商)的油菜,啶虫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毒死蜱又名氯吡硫磷,是一种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毒死蜱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毒死蜱在普通白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mg/kg。普通白菜中毒死蜱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氟虫腈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氟虫腈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普通白菜中氟虫腈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灭蝇胺是一种触杀和内吸传导作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双翅目昆虫病虫害。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灭蝇胺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灭蝇胺在豇豆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豇豆中灭蝇胺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等特点。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阿维菌素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阿维菌素在菠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菠菜中阿维菌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多菌灵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多菌灵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2mg/kg。韭菜中多菌灵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此外,还有2批次食品检出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济南市历城区长花牛羊肉店销售的来自河北九河肉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羊肉,磺胺类(总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青岛市黄岛区王建生鲜批发部销售的来自单县沙林清真牛肉店(供应商)的牛肉,磺胺类(总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磺胺类(总量)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对于治疗禽类球虫病和鸡白细胞虫病疗效较好。长期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磺胺类药物在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g/kg。猪肉和牛肉中磺胺类(总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养殖户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药物残留超标。
 
  4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分别为淄博市桓台县城区鑫鑫鑫文具店销售的标称为河南家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连山大刀肉味(调味面制品),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福源副食门市部销售的标称为夏津县一品糕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老北京风味枣糕(烘烤类糕点),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曲阜市山东义才和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参百合饮,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和安赛蜜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曲阜市山东义才和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葛根木瓜液态饮,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蔗糖精,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长期食用三氯蔗糖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调味面制品中三氯蔗糖的最大使用量为0.6g/kg。调味面制品中三氯蔗糖超标的原因,可能为一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从而超限量使用甜味剂;二是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三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
 
  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延缓或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长期食用防腐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糕点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严格控制各防腐剂的用量造成的。
 
  山梨酸及其钾盐抗菌性强,防腐效果好,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肾脏、骨骼生长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在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5g/kg。饮料中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限量使用了该添加剂,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还可能是在添加过程中未准确计量。
 
  安赛蜜又称乙酰磺胺酸钾,口味酷似蔗糖,甜度为蔗糖的200倍,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安赛蜜在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3g/kg。饮料中安赛蜜超标的原因,可能为一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从而超限量使用甜味剂;二是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三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
 
  除上述不合格产品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1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分别为临沂市沂水县沂兴商店销售的标称为沂水食品总厂生产的生抽酱油,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枣庄市峄城区亿中润时代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为山东好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老味面包(软式面包),经山东世通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验发现,其中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5mg/g。糕点中酸价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一个酱油样品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5×103CFU/mL,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得超过5×104CFU/mL。酱油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立案调查,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机构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6